本报讯本市中招招生工作马上开始,每年这个时期都是初中毕业生父母最焦急的时候,一些父母忙着动用各方力量为孩子择校。但这类父母或许并没考虑到,今年因为高中课改马上实行,择校风险陡然增加。
“人户离别”成择校新方法
据业内人士介绍,自从高中择校“三限”(限分数、限人数、限钱数)政策颁布之后,择校被“规范化”,父母可操作的“择校空间”好像小了。但事实上,除去纳入招生体系的择校学生外,“人户离别”的择校学生却不在少数。
所谓“人户离别”是指学生的学籍在A校,而事实上学却在B校,学生与B校是一种“借读”关系,享受B校的优质教育资源,但会考、高考考试时回到A校进行考试。“人户离别”从学籍关系看并不违反教委规定,但学生事实上也进行了“择校”。由于“三限”对择校的严格控制,近两年“人户离别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择校方法,当然这需要父母同时打通AB两校的关系,本钱自然不低。
电子档案没办法跨校记录
今年9月,本市所有高一都将进入课改。课改将使高中教育发生非常大变化,而由于课程设置的变化和评价方法的改变,“人户离别”方法的择校将面临巨大风险。
“电子档案和过程性评价将成为‘人户离别’学生最大的麻烦。”一位业内人士提醒父母,必须要考虑周全,不要烧钱买后悔,最好让孩子在学籍所在校进行高中学习。
高中课改将改变以往“分数化”的学生评价方法,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。评价分为形成性和终结性两类。形成性评价是平时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,学校将为学生打造电子形式的“综合素质进步记录袋”,记录内容包含六方面:思想道德、学业收获、合作与交流、运动与健康、审美与表现、个性进步。
一位校长介绍:“电子档案依据学籍设置,而它是不拥有跨校记录功能的,所以学生不可能在B校上学,却在A校进行电子档案记录。”依据教育部的规定,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会在高招录取中发挥更要紧有哪些用途。市教委也表示,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向高校或工作单位提供,为选拔学生提供参考。并将进一步研究高考考试与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测试的有机结合。因此假如学生没综合素质评测,必然会干扰高考考试。
学校“自主会考权”需重新申请
以往“人户离别”学生只须承担会考风险就能,而课改之后,不确定的风险比目前更多。一些父母觉得,有些学校有“自主会考权”,学生仅需参加学校我们的“会考”就能毕业,所以不需要为择校后的会考和毕业担忧。
但记者从部分学校获悉,实行课改后,学校的“自主会考权”需要重新申请,而批准申请的条件并不是看学校的教学水平,而是要考察学校贯彻课改的状况,依据课改课程设置的需要进行审批。